语文教材换4成课文:未撤南京大屠杀内容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6-12 07:44:06

点击进入下一页

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教材一年级上册里的内容。语文出版社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 沙璐)使用了多年的语文版义务教育教材日前修订完成,这套已经使用了15年的语文教科书至此“变脸”,将在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份试用,不包括北京。

昨日,语文出版社正式发布了这套修订后的教材,有40%课程的内容已经替换,而教材内容总量也减少了15%。新增了大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并 关注学生减负。据了解,在修订过程中,将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节选,课文题目为《死里逃生》。

据悉,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教材全套共计十八册,供一年级至九年级学生使用,教材修订的依据则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语文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教材已进入《2016年义务教育用书目录》。这意味着,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中小学(微博)生使用语文版一年级和七年级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不过北京并不列入其中。

教材编辑主任郑伟钟介绍,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包括注重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同步推进、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据郑伟钟介绍,新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古文学习,以文言文配译文的形式,而以前一般是从五六年级开始学习。

为帮助教材使用区更好地使用语文版修订教材,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语文出版社还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材培训工作。除了本次的全国性教材培 训,6月至8月间,语文出版社还将在湖南、广东、四川、河南、辽宁、宁夏、广西等省区举办多场省级的教材培训,并将在所有教材使用区举办近百场市县级培 训。

另外,语文出版社还计划在暑期开通在线远程培训,将培训辐射到全部教材使用地区,参培人员涵盖所有使用语文版教材的语文教师。

■ 释疑

更换40%后的内容是什么?

据介绍,此次语文版义务教材修订,重点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与之前版本相比,大约更换了40%的课文内容。

郑伟钟表示,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基本都有所改动,比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等栏目60%以上的内容都进行了修改,修改内容量远远超过40%。

在小学阶段通过遴选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文质兼美、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篇目,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中学阶段重视选取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经典篇目,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在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每册最后一个单元集中安排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

郑伟钟表示,小学阶段一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习古诗为主,二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学习浅显易懂的文言文,三是让学生尽早接触四大名著原文,安排了五篇相关的课文。

一些和时代要求不符的课文被撤换,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由于与现代和谐社会导向不符,被换下。

修订版教材保留了原教材《我能行》《月下桨声》等名篇,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情操和优秀的品德。

更换南京大屠杀课文原因是什么?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语文出版社自2013年起,对2001年审定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进行了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将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节选,课文题目为《死里逃生》,并不存在将南京大屠杀题材撤掉的问题。

12下页尾页共2页阅读全文

汉寿中小学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