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在只有一种价值观的世界里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时间:2016-09-08 05:02:29

曾索狄

先说点题外话吧。

11年前,我在家乡的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二。那时学校的气氛已经有点微妙,高三近在眼前,分数的意义被无限放大。一次物理单元考失利,年轻的班主任单独训话,一本正经地告诫:“再这么下去,大概只能上个普通本科。”

少年时心高气傲,一句话就气得泪流不止。心里埋怨自己,上课听起来似乎都明白的东西,到写作业做卷子时怎么又力不从心?然后忧心忡忡地向母亲抱怨,她比我 更焦急,连鼓励都显得无奈:“物理是很难啊,要不帮你找个老师补课?”想了想,又补充:“可能还是没有找到应试的办法。唉,真希望到你孩子那辈,不用再受 这种罪。”

我没想到,这句感叹,多年后会在电视剧里看到。在最近热播的《小别离》中,海清扮演的童文洁,也是这么对女儿说的:“希望将来有一天,你的孩子不用再这样 辛苦。”这个在戏里作天作地、焦虑不已的母亲,大概比谁都明白,在考场上,知识的实用性全无意义,分数的高下才是关键。

这个片段一度让我有些沮丧。时光哗啦啦过了十多年,我早已从埋头苦读的高中生变为人母,但当年的小小希望,在今天看来仍是奢望。更沮丧的是,随手点开微 信,几条育儿自媒体的推送跃然眼前:《冲刺幼升小,兴趣班怎么选?》《0到3岁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你应该这么做!》《那些年,我们做过的幼儿数学思维 书》……

想让孩子不辛苦?好像是天方夜谭呢。原来等我当了妈,我比我妈更狠。

有这个小故事调剂,回头再说《小别离》 的优点,似乎就很自然了——它很真,从剧中三个中考家庭的“出国故事”中,你能轻易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甚至看到当下中国式家庭的普遍难题:在应试压 力愈加沉重的今天,父母该怎么面对子女?背负了过高期待的子女,又要何去何从?

“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等于完了。”对80后、90后甚至00后来说,这样的语句太熟悉了。中国孩子的青春期,不 就是围绕着这样的焦虑展开的吗?课程紧张、卷子如山、课外补习不断,老师反复强调“差一分就被甩到几百名后”,爸妈每晚小心翼翼地送上牛奶,问“作业做完 了吗”。戏里有个令人哭笑不得却又极其写实的细节,朵朵因为母亲的特训疲惫不堪,吃着晚饭就趴在餐桌上睡着了。仅仅是这一个片段,就立住了之后戏里各式各 样的母女大战:高压至此,母女间的冲突还少得了吗?

而在对“留学热潮”的探讨中,更多中国父母的尴尬也跃然纸上。他们并非真的铁石心肠,忍心让孩子为分数所累,甚至远走他乡,只不过在“考上重点大学才能出 人头地”这近乎唯一的社会价值面前,他们别无选择,卯足了劲想多留几条后路。但事与愿违,分数往往“别离”了亲情,出国留学也可能高不可攀。

朱媛媛扮演的吴佳妮,自强好胜,希望学霸女儿能通过出国,摆脱工薪阶层的平庸,却屡屡受挫。挡在“出国梦”面前的,是“没钱认命”的痛苦。而海清扮演的女 性高管,最难跨越的则是情感关——不出国,她就永远处于对分数的焦虑中,连自己都意识到女儿因此和自己“越来越不亲”;决定出国,原本就已压力山大的女儿 又多了一层负担,自己也难以承受漫长的分别,轻易就被思念折磨得声泪俱下。

换句话说,成功至上的中国式教育理念,给两代人带来的隔阂与忧伤,它全摆在这里了。

12下页尾页共2页阅读全文

关键词:出国 教育 价值观

汉寿中小学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