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山东大学机械学院“希望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宁津县红庙村村委驻地正式第一天给当地的孩子们上课。
“希望团”从文明礼仪讲起,在刘亚男老师的引导下,给孩子们详细讲解而各种场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文明礼仪,包括各种礼貌用语的使用,不同场合中合适的举止行为等等。课上,老师采用情景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和孩子们互动,真正能够做到恰当使用文明用语,行为端庄,令行禁止。孩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讲文明,懂礼貌应该是他们必备的素质,中华五千年文明礼仪,齐鲁礼仪之邦,需要他们来传承。
接下来,由周昊天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诗歌朗诵,由于孩子们的年龄有所差别,所以他们的识字水平也不尽相同,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读下整首诗,低年级的同学由于一些字不认识并不能完全读下来,老师根据这一情况,创造性的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一句一句来教给孩子们,不长时间孩子们已经可以朗诵下来。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学习诗歌能够让孩子们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们五个老师一起,将孩子们分成五组,带领他们进行义务劳动——清洁村里街道。五组孩子以竞争的方式争相打扫,清理杂草,扫除垃圾,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很快一跳崭新的街道展现在人们面前,看着干净的街道,心里也舒坦了很多。劳动是社会的源泉,带领孩子们进行义务劳动,让他们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劳动的辛苦,理解爸爸妈妈挣钱之不易,能让他们更懂事,热爱劳动,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希望团”在这一天里,教给孩子们文明礼仪,带领孩子们进行义务劳动,这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希望这些优秀的品德能够在孩子们这里得到传承,发扬光大!(文/苏治国)
汉寿大学